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非遗新模式。近几年来,内乡县衙大力弘扬传统官德文化,创新发展“博物馆+非遗”新模式,不仅营造了非遗保护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促进了文博事业的健康大发展。
内乡县衙博物馆作为全国衙署文化研究中心,肩负着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艰巨使命,承载着挖掘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本着“让文化动起来、让历史活过来”的发展理念,县衙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中枢”作用,每天准时免费表演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民同乐》、《知县审案》、《知县县试》等系列节目,这些大型实景演出不仅阵容强大、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极富现实教育意义、寓教于乐,游客从中也受到文化熏陶。在内乡县衙景区内的茶社里,可以免费欣赏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戏曲《三院禁约》、《打金枝》、《县衙赋》等特色表演。有的游客还可以在织布机前织布、石碾前碾米、辘轳前打水,感受旧时农家百姓的生活习俗。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不但增加了县衙博物馆新的看点,也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活动中了解和热爱非遗、传承和发展非遗,从而感受到了衙门博物馆的特色和魅力。
除此之外,每年的立春日,内乡县衙都将“打春牛”活动作为传统文化节目在博物馆内展演,将沉淀了数千年的节日文化生动真实地再现广大游客面前,再现古人迎春、闹春的传统习俗,为“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每年正月十六特别推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月十五知县邀你看太太”;端午节特别举行“浓情端午送祝福”、“粽叶飘香游古衙”等浓郁传统色彩的传统节日活动;在中秋佳节举行“知县邀您分享中秋超大月饼”等活动。
这些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艺表演,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官德文化,体现了内乡县衙衙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为县衙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文化景观,使“博物馆+非遗”模式优势凸显,形成全民传承、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受到游客的赞赏和一致好评,真正做到把根植于社会深厚土壤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凝聚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刘会)
“内乡县衙的腊梅花盛开了,大家快随我一同去赏花游玩!”近日,在内乡县衙随着“知县”的一声吆喝,游客们在“知县”、“夫人”和众“衙役”们的带领下,一起到县衙内赏梅观花、吟诵名联,拍照留念。
12月19日至23日,内乡县衙博物馆在北京参加“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集中展示了“打春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
刚刚从省文物局获悉:内乡县衙荣获“省优秀县级博物馆”、馆长王晓杰荣获2019年度“省博物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内乡县衙是我国衙署文化研究中心,60个单体陈列,6000余平方米展览及丰富多彩文艺表演,可以领略博大精深的官署文化。
自2016年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内乡县衙博物馆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奋力争创,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等方面上下狠功夫,鏖战国家5A级景区,实施衙门文化品牌战略,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
“内乡县衙的梅花盛开了,大家快随我一同去赏花游玩啦!”近日在县衙内随着“知县”的一声吆喝,游客们在“知县”、“夫人”和众“衙役”们的带领下,一起到县衙三堂、后花园观看梅花,拍照留念。
内乡县衙从1984年建馆,迈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历经30余年发展,如今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130万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正由4A级景区向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迈进。
三院禁约碑,立于内乡县衙大门东侧,整体完整,碑文清晰。该碑高2.96米,宽0.91米,圆首,碑首刻“三院禁约”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计27行,满行76字。
河南省内乡县衙是我国衙署文化研究的发祥地,由全国众多知名历史学家、古建专家和高校教授参加的全国衙署文化研讨会在此已召开了四届,撰写的论文目前已有百余篇,还有研究内乡县衙的十几部学术专著出版,内乡县衙已经成为我国衙署文化的研究中心。
在内乡县衙逛累了?就来游客中心坐一坐吧,这里WiFi全覆盖,还有专门的游客休息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