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丝绸之路,张骞归来侯王封。法圣释之,持衡唯公,天下太平。雄关耸峙,天然形胜,奠基长城。成就诸葛亮,火烧博望,万世仰,千秋功。
“田畴阡陌云影,飞歌里、百鸟争鸣。垭口无语,山河惊殊,春雨夏虹。金石宝藏,绿色风能,中原雄鹰。裕州今古事,兴业方城,大业方城。”
实际上,当你走进方城,走进方城的历史,你也会不自觉地被它史诗般的自然人文景观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在方城的土地上,你的每一步每一停留,都有可能踩的是诗的节点。
方城山 一个文化荟萃之地
方城县独树镇北9公里许,紧挨著名的大关口遗址,山峦起伏。其中,独出众峰之上、海拔700多米的一座山叫黄石山,此山风景秀丽,与方城有关,又名方城山,也叫小武当山。因为地势险要,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道教升仙处所。但为什么会几易山名呢?这里面,有着神奇的传说故事。
说是秦朝末年,张良刺秦始皇不得,隐姓埋名,来到此山。其时,这里曾有一位胸纳天下书的道士,叫黄石公,是道教有名的仙翁,住在黄石山之阳的仙公观里,黄石山也因此得名。一日,张良游于圯(桥,传谓黄石山前之遇仙桥)上,得遇黄石公,也就有了闻名于世的拾鞋故事。后世以圯桥进履、圯桥取履、圯桥授履、圯桥跪履等称此为屈己尊老、求取教益的典故。从此,黄石山与仙公观更负盛名。
汉之后,仙公观屡有重修,至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真宗赵恒“下诏崇饬,岁时遣使奉祀”。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大加增修,“凡门庑堂室庖浴为楹一百有二十,为工以万计,费钱二千万”。
相传,三国时道士葛玄亦修道于此。葛玄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三卷、《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然后授弟子郑隐。葛玄能用符,行诸奇术,道教尊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宋崇宁三年封“冲应真人”,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封“冲应孚佑真君”。
黄石山东麓有砚山,产砚石,所雕砚台久负盛名。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他所著的《砚史》中说:“唐州方城县葛仙公岩石,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他在《砚史》中列举了全国26种砚石,方城砚石仅居玉砚之后。户部侍郎、工部尚书李之纯得方城黄石砚一方,视为至宝,并挥毫做诗,盛赞方城黄石砚之佳,后将石砚及诗赠予其挚友大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得砚,珍而藏之,且和诗《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一首。后来黄庭坚任叶县尉,亲登黄石山,考察砚石生产情况。
黄石山又名小武当山,俗呼为小顶山,主要是对湖北武当山(大顶)而言。北宋时期于山巅建“玄武观”,祀玄武帝君。公元1012年,笃信道教的宋真宗赵恒梦见他的远祖赵元朗告诉他:“吾人皇九人中之一人也,系赵之始祖,再降乃为轩辕皇帝,唐时复降,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之后,宋真宗把梦中的赵元朗追谥为“圣祖”,诏天下避圣祖讳,开始讳“元”为玄,讳“朗”为明。后又因“玄”与“元”声相近,所以讳“玄”为“真”。就这样,“玄武”变成了“真武”。到了公元1017年,有营卒在当地发现了龟蛇,道士们说这是真武显灵,遂建真武祠供奉起来。
到了明代永乐皇帝(公元1403~1424年)时,朱棣自称是真武帝君转世。为此,在大、小武当山上修建数以百计体制恢宏的宫观庵宇。在小武当山建成了拥有七宫二观、二庵十七殿、二桥四堂庙、五洞一街、三道天门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神宗朱翊钧遣御马监太监白忠赴小武当山,给玄帝殿住持及道众人等送大藏经20柜,敕谕“虔洁供安,朝夕礼诵”。
小武当山自古以来为道教圣地,黄石公、葛仙公、真武帝君(俗称祖师爷)、张三丰先后飞升或清修于此。加之这里峰奇谷险,宫观栉比,每逢阴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的古刹大会,众多文人墨客、善男信女咸登于此,摩肩接踵,盛况空前。
小武当山之阳七华里处为太子坡(俗称好汉坡),游人至此即进入“神”道,相约不得嬉戏,必要虔心恭意。行程不远,至小老君堂村。这里便是黄石公修炼的地方,仙公观就建在村子西侧,传为汉成帝时始建,唐开元中扩修,现仅存宋大观年间“唐州方城县黄石山仙公观重修大殿记”残碑一通和巨型柱础若干。北行数百步,一座覆盖碑楼的巨碑竖于道旁,碑文为明万历皇帝的敕谕。碑之东侧为桃花宫,也称东宫。据说这里就是经典戏剧《桃花庵》素材发生地,也正因为此,直到现在,周围村庄上的人仍然不允许演出《桃花庵》戏剧。
桃花宫内有殿宇28间,分别祀收元老祖、眼光奶奶、文昌帝君等神像。桃花宫西为万寿宫,始建年代无考。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至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重修,万寿宫前有银杏古木一株,树高29米,围粗6.39米,树冠幅737.6平方米,荫地1.11亩。据说,此树植于唐代,历千余年,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香客至此,无不上供焚香,顶礼膜拜,祈求“树仙”赐福保佑太平。
小武当山建筑宏伟,举世瞩目,可惜的是,由于朝代的更迭,风雨的剥蚀,或毁于兵祸,或自然倾颓,很多地方已经失去了原貌。
那些战事与传说
由夏路进入方城,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这里的文化信息太丰富了,丰富得让你目不暇接,甚至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也因此,前后不停的采访,我还在古缯关、方城山一带打转。
这里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方城要塞的含义。
据了解,自方城邑肇始春秋的公元前624年至公元1948年,两千五百多年来,先后有40余次战事(不含剿灭杆匪)发生在这块土地上:
东周襄王二十八年(楚穆王二年,公元前624年)冬季,周卿士王叔文公之子王叔桓公与晋国的阳处父联军攻打楚国以救援江国。他们进军至方城缯关(今独树镇杨武岗一带),与楚国的大夫息公子朱遭遇,知楚有备,遂撤军回师。
楚康王三年(公元前557年)夏,晋国的荀偃、栾领兵攻打楚国,楚国的公子格领兵遇到晋军,在湛阪作战,楚军大败后退至“方城”。晋军进至楚方城“缯关”,见关塞形势险恶,只好讨伐叶邑后撤军。
东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韩国乘秦、楚蓝田大战之机攻楚,袭攻方城。
东周赧王十六年(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组成联军,攻楚方城,杀楚将唐。
秦二世三年,刘邦采纳张良献策,率曹参与秦南阳郡守吕驣战于韜城(今鲁山县张官营一带),刘邦率军乘胜追击进入“方城”,在城东又大败吕驣所率秦军,吕驣遂退守宛城。汉兵又取宛,尽定南阳郡,并自武关率先入关,占得先机。
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刘玄称帝。绿林军主力攻宛,王凤、王常、刘秀率兵数万北上,北出“方城”与莽军作战,一举击败王莽主力,奠定了东汉基业。
此外,像刘秀、曹操也都在这里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战役。这些都为军事方城增添了神秘神奇色彩。
实际上,除了军事上的攻城略地,这里也留下了文人雅士乃至伟人的足迹,有些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
最著名的当数“楚狂接舆”的故事。
周游列国的孔子在蔡国遇上了叛乱,孔子便带领弟子们从安徽的下蔡长途跋涉来到叶邑,拜访叶公。叶公当时为楚国重臣,世传虽然其貌不扬,却为大贤,孔子给予很大希望。孔子在叶邑住了三个月,叶公也曾经问政于孔子,但一直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孔子失望之余,又不甘退缩,便南向适楚。当孔子一行即将进入“方城”时,遇到了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接舆是他的字,他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
孔子走到方城时,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这段经历在《论语·微子》中有记载。
关于楚狂接舆,《尸子·下》有明文记载“楚狂接舆耕于方城”,《论语注疏·微子》中载:“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时孔子适楚与接舆相遇,而接舆行歌从孔子旁过,欲感切孔子。”
《韩诗外传》(卷二)记载得比较详细,楚狂接舆躬耕以食,楚王使使者送金百镒(古代的重量单位)登门说:愿请先生治河南。接舆笑而不应。妻子归来后看见门口的车队,问清情况后说:君使不从,非忠也;从之,是弃义也。不如去之。于是夫妻俩带着家当,更名出走,“莫知其所之”。
“楚狂接舆”的故事,彰显出作为隐者的接舆的品格,这其实是两位大家的交流,同时也说明,接舆比叶公更懂孔子,他至少在当时和孔子有同样的高度,只不过后来走的道路不同才有了不同的结局。也正因为他懂孔子,才会早早隐居在方城关,等待孔子的到来,劝孔子改变适楚主张,另寻他途。同时,从另外一层面,也说明了方城之于军事乃至生活的重要意义。
发生在方城,与孔子有关的另一个著名故事是子路问津的故事,让孔子师徒很受刺激,这里不再赘述。
在后来适楚的过程中,子路又遇到了一个用拐杖扛着除草器具的老人。子路问道:“你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非常不客气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能当老师呢?”但老人还是杀鸡做饭客气地款待了子路。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孔子明白这位老人是个隐者,并派子路返回拜见老人,可是老人已经离开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三件事情,孔子最终打消了入楚都的念头,从方城返回蔡国。
方城,一个很美丽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但人文历史厚重,而且山水资源丰富,旅游产业现在是风生水起,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