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由国家旅游局委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牵头编制的《中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沪启动,这标志着中国邮轮新兴产业第一个国家级规划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和近年愈发火爆的邮轮市场相比,规划的提出好似一针镇静剂,让人们意识到邮轮产业发展隐忧仍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上海、天津、三亚三大主要邮轮港口共接待国际邮轮377艘次,比2012年增长55.8%,接待出入境国内外邮轮旅客116.8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97%。和邮轮市场这种爆发式增长相对应的是,各地港口城市政府对建设邮轮港口设施的热度也直线上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资源浪费,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
也许有不少从国内港口乘邮轮出游经历的人会有印象,港口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登船过程繁琐漫长,航线单一,国际、国内邮轮设施差距明显等都是目前我国邮轮旅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每艘邮轮的抵达,带来的不仅是数以千计的乘客在港口城市的消费,还包括邮轮在港口城市添加补给、油料、淡水与处置废品、接受港口服务等,这可不是脑子一热随便在港口建个接待大厅就能解决的。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邮轮业发展还面临很多难题,如邮轮建造、购买耗资量大,回收周期长;成立国内自己的邮轮公司需缴高额税费;以及缺乏相应的邮轮人才和管理团队等。因此,未来的规划需从多方面入手,不能只是关乎定位、方向的空话,而是要涉及邮轮旅游的线路,港口布局,船队建设,人才教育,供应保障,邮轮旅游发展试点城市等具体的基础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构架起邮轮产业链,有效指导各地协调发展,使中国的邮轮旅游焕发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