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药像叫外卖一样方便
随着夜间送药上门服务已成为趋势,相对于夜间去医院或线下药店买药,用户更加依赖用手机在线上药店下单买药。
资料图:民众购药。
在政府政策和“互联网+”共同推动下,药品流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医药新零售平台为用户及时配送药品的模式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桥附近的黄女士,一大早起床后发现5岁的女儿有点儿发烧,但家里又没有退烧药,怎么办?黄女士拿起手机,点开叮当快药APP,在网上订购了两款退烧药。半小时左右,退烧药就送到了,“现在家里购买常用药基本上都不去药店了。”黄女士告诉记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通过APP手机下单,半小时左右就能送到。遇到突发情况,APP上还有药师指导,一些小毛病都能得到解决。
像黄女士一样,选择网上下单送药上门的用户并不在少数。由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指导、米内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所有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的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达50亿元,同比增长42.5%。
事实上,我国网上药店起步很早。2005年12月份京卫大药店便率先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成为国内首家网上药店。如今,随着互联网药品零售行业快速发展,网上药店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京东大药房联合中康资讯共同发布的《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7年,网上药店市场规模从12亿元增至61亿元。
相关专家表示,互联网药品零售企业间的竞争也助推了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夜间买药难等传统买药痛点正在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夜间送药上门服务已成为趋势,相对于夜间去医院或线下药店买药,用户更加依赖用手机在线上药店下单买药。以叮当快药为例,2018年上半年叮当快药夜间下单量较去年增长188%,夜间用药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28倍。与此同时,夜晚药师咨询量也大幅提升,高达315万次,较2017年同比增长205%。
近来,各家互联网药品零售企业在药品质量把控、专业药师服务指导等方面开始了新一轮竞争。9月12日,阿里健康发布了“超级药房1.0”标准,主打药品安全追溯和执业药师在线咨询服务。与此同时,叮当快药也与实名医生平台医联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打造全流程的“医+诊+药”的商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相关标准也加速落地。去年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互联网+药品流通”的优势和作用,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也明确,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支持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打通在线开方、药师审核、第三方药品配送流程。
业内专家表示,在政府政策和“互联网+”共同推动下,药品流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层出不穷。医药新零售平台为用户及时配送药品的模式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未来,像叫外卖一样网上买药将成为常态。
疫情之下,餐饮业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餐饮企业积极转型应对危机,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然而消费者信心仍然有待恢复,行业复苏困难重重。
当前,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加速推进。在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频出帮扶政策,以及外卖平台助力下,疫情期间受重创的餐饮行业正在有序复苏,“外卖经济”在促进消费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仅用30分钟,家住北京海淀区的郭先生就收到了自己刚购买的新书。不过与以往不同,这次将图书送到他手中的是外卖骑手。
中国内地餐饮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正面临新的利益分配矛盾和博弈。4月13日,沉默数日之后的第三方外卖平台“美团外卖”首次发声,以“叫屈”的方式回应广东省33家餐饮协会的联名投诉。
不用排队,便能“打卡”人气餐厅;不跑市场,海鲜也能送货到家。近期,无接触配送的餐饮外卖让原本受到疫情冲击的餐饮行业重现生机。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螺蛳粉、奶茶……此前,外卖堪称宅家一族的最爱,可你知道吗?如今在外卖平台上,也可以订购“精神食粮”了。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3月18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影响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连锁餐饮业作为疫情下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昨天印发《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餐饮配送、员工住宿、远程办公等方面提出十条措施,
本是冤家的同行,竟然在直播间“相爱”了?给车加个油顺便就可买份菜?吃包拉面,包装和感冒灵一样?把饭菜送到你手中的外卖小哥,可能在你最爱的饭店给你做过饭?这看上去“一切都乱了”的背后,其实是新消费场景崛起,企业们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