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被压榨成白砂糖,经过深加工可变成单晶冰糖、多晶冰糖、红糖等高端产品;甘蔗渣可以制浆造纸、生产环保餐具制品;废糖蜜可生产高活性干酵母、焦糖色素;黑糖泥制成生物肥返育甘蔗地,甘蔗叶处理后用于生物质发电,蔗梢可以制作饲料养牛养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根甘蔗通过多条产业链就这样被“榨干吃尽”。
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于先哲介绍,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创建,产业园内一片“蔗海”,纵横交错的园区路网、现代化的加工厂房,擦亮了来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字号”的金字招牌。目前,产业园共有糖产品深加工企业5家,蔗渣制浆企业2家,造纸深加工企业15家,生物提纯类企业4家,生物质发电厂1家,糖食品加工企业3家等,逐步形成糖产品深加工、蔗渣制浆、造纸生产、生物提纯“一条龙”的来宾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甘蔗主导产业的带动下,产业园其他关联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烘干、脱粒、卸仓、装车、运输……产业园2000亩富硒水稻种植基地一派丰收景象。基地负责人钟明浚说,园内基地按照绿色农产品种植标准,冬种油菜还田,全部施用有机肥,全程管理采用机械化和病虫害防控统防统治。
点开手机APP,浏览农作物最近更新数据、查看天气状况、了解植物吸收水分情况,这是“90后”水肥管理员韦华婷每天要做的工作。韦华婷已经在产业园内海升晚熟柑橘种植基地工作了两年,“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人力。”像韦华婷一样的农业管理员还有十余名,他们通过“智慧农业”APP,每天可从容管理3500亩柑橘园。
“2018年以来,我们引进正大集团、海升集团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9个,引入资金100多亿元,建设一批国内一流规模化种养基地,在产业结构调整、全产业链打造和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等方面走在全自治区乃至全国前列。”于先哲说。
产业园创建过程中尤为注重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二次联动价分红模式”“保价回购模式”“返聘农民务工模式”等利益联结模式,让群众充分分享创建红利。2018年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0元,比兴宾区高32.7%,比来宾市高38.4%。
村民严有对被产业园长福村富硒水稻基地聘用为田间管理员,如今享受“专业农民”的待遇。他说,自己每年能拿到土地流转金5000多元,在基地务工每月还能拿到3000多元。
海升柑橘种植基地总经理石建峰介绍说,海升集团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民发展60万亩的现代化柑橘果园,并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为核心区群众带来每年土地租金收入300余万元;农民返聘到企业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群众收入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