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互联网时代怎样培育“双创型”农民

2018年09月28日10:42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摘要] 培育“双创型”农民,主要是侧重于农民创业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育,旨在立足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建设,为农村长久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培育“双创型”农民,主要是侧重于农民创业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育,旨在立足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建设,为农村长久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互联网时代对“双创型”农民的培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以创新驱动发展思维为引领,以“双创”能力为依托,以互联网的便利平台与其技术优势为载体,促进农民借助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在教育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等领域寻求新的突破。

  互联网时代“双创型”农民培育的价值所在

  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就农村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民群体的文明程度与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密切联系。因此,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突出其主体优势。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双创型”农民培养为目标,不仅要以创新、创业实现农民自身对于现代化农村农业与职业等相关发展技能的提高,以便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收入水平,还要以创新思想为成长“跳板”让农民群体自觉主动地认识到,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与加强实操技能训练外,还应包括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等,从而在观念、能力和道德等方面全方位地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培育“双创型”农民,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来源,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从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过去靠天吃饭的种植业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农民开始应用全新的技术以寻找在农业生产方面新突破,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技术操作、运行水平与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局限与不足。事实证明,在现代化生产劳动的条件下,农民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才能适应于各种新型的种植制度与种养模式,适应于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与前进规律。只有加大农民创新与创业培育力度,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适应农村产业变化发展。

  统筹城乡和谐建设的需要。建设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不仅要转变农民观念,更要注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打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推动农民创新创业无疑是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内在动力。其一,在于加强对农民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改变农村劳动力的传统观念和意识,并以此来激发农民创业者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其二,基于“双创”型农民群体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工作,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用工业化与市场化等创新理念推生产、促融合的新型建设模式,从而带动城镇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建设和谐发展。

  互联网时代“双创型”农民培育的动能优势

  互联网的思维指引优势。随着农村互联网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链中,更体现在居民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方面,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农民群体创业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增加。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农业农村经济加速融合,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农民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从传统单一的生产者向生产经营主体的转变,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正在壮大。农民凭借更加开阔的视野与更为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从以往只凭借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转变到现如今积极主动寻找创业新机遇、创造新产品,在充分挖掘农村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与农村的同步协调发展。

  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优势。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下,信息资源变得尤为重要,基于农村的信息数量面临着涉及面广、地域跨度大等问题,使得资源从收集保护到生产管理再到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领域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要想实现对于“双创型”农民群体的切实培育,必然要使他们认识到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农村资源保护得好、开发得好、利用得好,才能实现农村的持续性发展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借助互联网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农业数据信息资源不断得到挖掘聚合,实现了农产品物质资源与网络体系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发展。

  互联网的平台构建优势。互联网时代下“双创型”农民的培育重点,是提供给农民对于创新思想的思考与实践,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优良的进步平台。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农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不仅处理数据非常快速,而且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跨界融合为推广众筹以及众包等全新的方式提供了高效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创业效率的提升。得益于网络应用的普及,农民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最新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关调整,降低农民创新创业风险,还可以更为智能化、便利化地落实“双创”政策、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为农民创业创新带来更多可能性。

  互联网时代“双创型”农民培育的路径创新

  强化“双创型”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技能支持与资金支持两个方面。技能支持其一是要加强政府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从而为互联网时代下农民的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要积极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宣传政府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向农民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而在资金扶持方面政府要加强与公司、企业或是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协助并支持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及系统。在工商登记、资金、税费、土地使用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民一定的优惠,建立农民创业低息贷款和专项扶持资金,并对农民融资的方式进行合理规范,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担保抵押和登记制度。

  丰富“双创型”农民培育的多样形式。提高农民的“双创”素养,首先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内化于心,让创业技能外现于行;其次要充分落实创业教育计划,根据真实案例、系统学习、实地考察与参观等不同形式,重点加强农民创业人员对于农村生产运营管理及其经济体制运转规律等创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明确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及农村建设情况,从而提高他们个人的创业能力;再者还需注重对带头人的培养,要多组织他们对与农民创业的现实需求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构建由专家团队组成的培训小组,加强与农民工的交流,深化他们的“双创”意识,旨在实现培训方式与创业项目的无缝对接。

  健全“双创型”农民培育的服务效能。切实落实“双创型”农民的培育工作还应注意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基层服务的水平与标准。在政府的引导与具体的专项服务的帮助与扶持下,为农民的创新创业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要充分利用好各级院校与社会各级组织的合作效用,为农民提供在市场开拓以及行业前景等信息咨询的服务。还要不断完善农民创新创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为农民在初期、中期与后期的创业之路提供强有力的“定心丸”,让农民不仅敢想,更要敢做。利用宣传推介等手段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打开农民创业思路,为农村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作者 陈宝江 为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黄汉权、涂圣伟:《谨防农民收入再次陷入增长徘徊期》,《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7期。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