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今年是教育战线的大考之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的大考之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贯彻真信、真学、真教,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一门好的思政课,必须有干货。此次疫情对中国是一场大考,对每一名学生更是考验。针对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思政课堂必须干货满满,主动收集战“疫”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主动应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和非主流舆论的冲击。第一,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和辅助教材相结合。在深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实际,组织师资力量编撰辅助教材,以鲜活的案例辅助教学。可以围绕行业精神、大学精神编写思修辅助教材,选取不忘初心、科研报国的典型案例、优秀校友的经典案例等等,以身边的故事讲活思修课。第二,做到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如上海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通选课“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和“时代音画”等系列课程,以问题链为导向,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优秀的师资集成打造品牌课程。第三,做到以事例说话,以数据服人。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好事例,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城市发展故事、学校发展故事,以事说理、以史明理、以案释理,用数据、案例等最直观的手段讲实思政课。
一门好的思政课,必须有情怀。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应该贯穿思政课始终。我们要在思政课上大力弘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社会价值理念。第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对自我个体的关爱,到对家人的关爱,最后到一个公民、一个社会人对国家的大爱。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个个鲜活的小事例,让我们从普通民众的身上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第二,“五课”协同,引导学生增强“ 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待疫情过去后,强调学生实践,开展学校调研、回乡调研、小专题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的责任与担当。
一门好的思政课,必须有温度。开好思政课需要有温度的思政课老师和有温度的课堂,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幕幕有温度的感人画面,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虽不在一线,但一样牵挂学生的好老师。作为老师,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第一,要有一颗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爱生如子女,爱生如弟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第二,要有一颗同理心,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充分理解学生的感受,在问题讨论时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改变单一说教的模式。第三,要有一颗平常心。教师需要放下“架子”,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注意课堂教学和课后沟通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注意学生的话语表达习惯,避免教条式的、灌输式的空洞说教。
一门好的思政课,必须有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改变思政课“枯燥”“古板”的形象,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第一,创新教学方法。疫情期间,我们要把“有意义”的思政课讲得“有意思”,一定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好网络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尽量采用小班制教学,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教学“活起来”。同时,待学生返校后,充分运用实践教学的优点,构建思政课“双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或者采用“问题导向、学生主体”等实践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性,强化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第二,创新教学手段。要整合利用好各方面平台资源,网络深刻的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话语表达和行为方式,思政课需要创新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善于使用贴近学生的表达方法,可以借助新媒体等接地气的教学手段,将高校思政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小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做到线上与线下协同教学。通过交互式、共享式、自主式和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大幅度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唱响思政课主流声音。第三,创新教学环境。当前,远程在线、体验式教学正当其时,学校要重视情景模拟实验中心的建设,西南石油大学思政课情景模拟实验中心为情景剧、浸入式教学提供了环境保障,智慧教室为班级辩论赛、小组讨论、远程教学等提供了物质基础,品牌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做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效衔接,为思政课知行合一打下了基础,这些教学环境将极大的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需要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体现高校思政老师的主动作为与担当,为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而努力。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