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河南省奶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23-12-21 12:18:39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等有关精神,近年来河南省制定《河南省奶业振兴行动计划》《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助力河南奶业振兴之路。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等有关精神,近年来河南省制定《河南省奶业振兴行动计划》《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助力河南奶业振兴之路。目前,我省初步建立起奶牛生产、良种繁育、饲草供应、乳品加工的现代奶业产业体系,努力把奶业发展成为我省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乳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实现由奶业大省向奶业强省跨越。本文梳理河南省奶业发展现状与天然优势,指出河南奶业产业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抓住发展机遇期、提升河南奶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河南省奶业发展现状

奶业发展总体情况向优。近年来河南省奶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奶牛存栏量持续增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乳制品生产能力逐年提升,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奶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奶源基地、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等逐步健全。据统计,2022年河南省奶牛存栏40.7万头,奶牛数量占全国3.5%,奶类产量213.2万吨,占全国5.4%,已成为全国奶业十大主产省之一。

奶牛场单产水平持续增长。根据河南省DHI的最新数据,河南省奶牛场的单产水平正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参测牛只的日平均奶产量达到35.09kg,305天奶产量为9612.91kg。而第二季度的数据分别为34.84kg和9748.91kg,第三季度为34.13kg和9838.23kg。这三个季度的数据均超过了2022年同期的奶产量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的前三个季度中,河南省共有平均50家奶牛场的305天产奶量超过9吨。河南省奶牛场单产水平持续增长的趋势对河南省奶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外,随着部分奶牛场已经在单场产奶量上突破9吨的大关,这也标志着河南省奶牛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其他奶牛场起到了示范和激励作用。

生鲜乳质量大幅提升。我省加强了对生鲜乳质量的监管,建立了一系列的质量监管制度和标准体系,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高度重视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生鲜乳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河南省DHI参测奶牛平均乳脂率、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分别是4.04%、3.31%和21.06万个/mL,这些数据反映出河南省奶牛场的生鲜乳质量在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以及细胞数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2022—2023两年全省生鲜乳监测计划检测结果和全省生鲜乳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生鲜乳质量安全风险可控,整体状况良好。这表明河南省在加强生鲜乳质量监管和控制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保障了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关注和需求。

奶业产业链不断完善。我省鼓励乳品龙头企业通过建链、延链、补链,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引导本土品牌花花牛、南阳三色鸽、漯河三剑客、焦作博农等乳品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产业链条、扩张企业产能、提升科技水平。伊利集团自2006年布局河南以来,打造现代化奶产业集群,有效拉动了饲草种植、奶牛养殖、物流运输、包装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已构建起“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乡村产业新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循环发展链条。本土龙头企业花花牛乳业集团,是集饲草种植、饲料生产、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企业集团。目前花花牛拥有13 座自有奶源基地,存栏奶牛近3万头,奶源自给率100%;据尼尔森数据显示,花花牛低温产品在全国区域乳企当中,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新董事会成立会议上,花花牛提出“3至5年内主板上市,进军国内奶业十强”的目标,并将适时整合省内其他乳品企业。河南省奶业产业链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与各类销售渠道的合作也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这些努力使得河南省的奶业产业链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壮大,并为当地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二、河南省发展奶业天然优势明显

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奶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饲料丰富。河南省为我国农业第一大省,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红薯、花生等,年均粮食产量360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同时每年生产约7800万t秸秆(其中仅玉米秸秆年产量就达2450万t),秸秆资源丰富,可饲养奶牛800多万头,目前用于饲养牲畜的利用率不足30%,秸秆饲料化有巨大潜力,可为奶牛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苜蓿称为“牧草之王”,是奶牛养殖的优质饲料,可以大大提升奶的品质。《河南省奶业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以黄河滩区为重点,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目前已在兰考、封丘等县沿黄滩区建设苜蓿种植基地,坚持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消费容量大、交通便利。河南省常住人口高达9872万人,接近一亿人,每年乳品消费300亿元,年人均在30公斤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亚洲的1/2.消费增长潜力大。并且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交通资源。作为中国的铁路枢纽,河南的铁路网覆盖全国各地,连接四通八达。同时,河南还是中国的航空枢纽之一,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等多个现代化航空港口。河南省与华北、华中、华东地区交通便捷,可以迅速将奶制品运往其他地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河南省还距离内陆港口和海运港口较近,可以将奶制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为发展奶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劳动资源充足、人才多。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秀的农业人才。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应充足,为奶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河南省农业技术人才较为丰富,拥有一批专业化的养殖和加工技术人员,可以为奶业的科学养殖和高效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此外我省各地定期举行肉牛奶牛产业培训班,与企业、养殖户等进行深入交流,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三、河南省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奶价下跌、奶源过剩。据调查,近期我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牧场每公斤奶生产成本为4.04元,而2023年第四季度河南省生鲜牛乳收购指导价为3.70—4.10元/公斤的区间价格,原奶价格现已跌破成本价,各地甚至出现了不少奶牛养殖户倒卖奶牛、用奶喂猪的现象。同时因受疫情冲击、经济形势等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市场供应量超出了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这导致了奶源过剩的现象。市场供求失衡是导致奶价下跌和奶源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乳企奶源供过于求,大量的原奶喷粉储存,从而导致奶价下行。奶牛养殖目前面临较大压力。

饲料成本上涨。饲料成本的上升是奶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奶牛饲养需要大量的饲料支持,而饲料成本的上升直接影响了奶牛养殖成本的增加。一头泌乳期奶牛平均每天要吃接近50kg饲料,按照高标准饲养的奶牛,一天伙食费已超过80块。奶牛常见的“口粮”包括玉米、豆粕、苜蓿等。虽然近年来河南省在黄河滩区种植大量优质牧草,但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苜蓿供应远远不足,近70%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虫灾、恶劣天气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全球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减少。受此影响,供需失衡导致饲料原料短缺,供应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玉米、豆粕、苜蓿价格攀升。原料上涨,造成饲料成本大幅上涨。气候变化、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等。这些因素使得饲料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给奶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奶牛养殖环境问题。部分奶牛养殖场存在设备老化、环境污染、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奶牛易发生疾病,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饲养环境的恶化会增加奶牛乳房炎、蹄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导致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量的下降,还易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增加企业的治疗成本,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河南夏季气候炎热,部分养殖场夏季降温措施不到位,降温设备较为缺乏,造成牛舍温度居高不下,高温高热环境可能对奶牛产生热应激反应,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乳品质下降、繁育率下降,对奶牛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尽管河南省的奶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高效养殖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应用是提高奶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现阶段,河南省奶业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疾病防控、饲养管理和乳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提升仍有待加强。

四、发展对策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兜底奶业继续向优发展。政府加大对奶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包括贷款优惠、补贴和奖励等形式;设立奶业专项补贴政策,对奶农给予一定的补贴。此外调整饲料成本补贴,增加苜蓿青贮生产补贴。政府鼓励奶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规模扩大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益。同时可以加强对奶业政策的宣传和指导,向奶农和奶业企业解释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落地情况,并提供政策实施的操作指南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政策支持和受益。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高科技和高质量人才推动奶业持续发力。河南省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和培养奶业科技人才,推动奶业科技创新。其次加大对奶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比如加大对奶牛品种改良和疾病防控的研究投入,培育适应河南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奶牛品种;加强奶牛饮食营养研究,提高饲料的效益和奶牛的生产性能;推广使用智能化的养殖管理系统,提高奶牛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此外河南省可以加强与国家奶业科技的相关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养殖和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加强绿色牧业建设,推动奶业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加强对奶牛养殖环境的管理,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政府可以引导奶业企业和奶农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推广使用生物发酵、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等技术,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并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例如厌氧消化技术和沼气发电技术,通过将粪污进行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或加热,同时还可以得到肥料和有机废液作为农田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宣传和培训,提高奶农和奶业从业者对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技术的认知和应用。通过举办培训班、示范点和技术交流会,传授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管理方法。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禁奶农直接排放粪污到河流和水体中,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放的监测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还可以鼓励和奖励那些推行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养殖场,激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粪污资源化利用中来。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推进绿色发展,提高产业的可持续性。

1陶梦筱 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助教 2 武娴 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讲师 3吴海港 信阳农林学院科技处 副教授

本文系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推动奶业振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23JC0039)阶段性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