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青年媒介化生存为切入点,以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问题,在系统探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条件、内在结构、变化规律、变迁场域的基础之上,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历程和传播趋势。
以青年媒介化生存为切入点,以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问题,在系统探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条件、内在结构、变化规律、变迁场域的基础之上,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历程和传播趋势。
第一,传播的历史脉络。
1.萌芽起步阶段(1994-1999年)。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与之对应,互联网开始进入高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和应对也就渐次展开。高校是最早亲近网络的领域之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应对阶段主要集中在以资讯门户网站为主的Web1.0时代。这一阶段,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载体不断涌现、“红色网站”的兴起、校园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不断成熟。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依托的载体主要是电子公告板(BBS)、红色网站和 QQ、MSN 等即时通讯软件(IM)等。这些网络载体相继在高校流行,在青年学生中得到广泛应用。BBS的出现改变了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使之可以就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观点交锋,也可以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巨大的网络流量给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高校的网络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BBS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类“红色网站”也应运而生。据新华网统计,截止2000年9月,全国共有200 多所高校建立了“红色网站”,占全国高校总数的五分之一,“红色网站”在高校持续走红。
与此同时,不断成熟的校园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也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2001年以来,许多高校开始大力建设校园网络信息门户网站,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更加突出综合性和服务性。网络在校园管理、教育科研活动中广泛 应用,行政办公、新闻宣传、教务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就业指导等工作都可以在校园网络上进行。随着网络接入学生宿舍,网络逐渐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重要途径。各高校把意识形态教育融入网络信息服务中,增强了亲和力和影响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青年学生实施价值观引导。
2.探索应对阶段(2000-2006年)。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国外ICQ和MSN两种通讯软件风靡一时,国内的即时通信工具则由QQ、MSN、POPO等软件三分天下。QQ源于1999年开始迅速崛起的OICQ,OICQ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国内即时通讯的主流软件,2001年OICQ改名为QQ,即时通讯届霸主地位得到不断巩固。由于对网络接触早、接受新鲜事物快,青年学生很快就成为即时通讯软件的主要使用群体。QQ群等也逐渐成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最新载体。
这一时期,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更加成熟与完善,各高校普遍运用网络进行科研教学、后勤服务和学生事务管理,以校园网BBS、学生网站为主要形式的校园网络媒介重新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博客成为新一阶段网络交流载体。可以让讨论更加公开,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启发青年学生深入思考。这期间,高校加强了辅导员博客、班主任博客、名师博客的建设,博客成为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手段。辅导员在博客中撰写或者转载青年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学习话题和工作思考等,促进了线上沟通和交流,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快速发展阶段(2007-2011年)。
2007年,国内先后出现了饭否、嘀咕等微博网站,2009年新浪微博面世,继新浪之后,网易、搜狐、腾讯也相继推出了微博服务。至此,我国网络媒体发展进行“微时代”。由于具有发布方式多样、即时交流广泛和传播速度裂变等特征,微博迅速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股热潮。截止2011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即达2.498亿,成为世界微博第一大国。微博尤其受到青年学生的热捧,通过微博,青年学生能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趣闻轶事,与朋友进行讨论。同时,即便是“默默潜水”,也可以通过“关注”的方式寻找志同道合的好友,随时刷新动态。此外,微博涵盖了最全面的娱乐明星资讯,也迅速聚拢了猎奇心旺盛的青年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积极主动占领微博这一网络意识形态新阵地,开通了高校官方微博、部门院系微博、团委系统微博、招生机构微博、社团与学生会微博等等。2012年,腾讯微博拥有507亿注册账户及9400万日活跃账户,共开放16166个高校微博账号,其中高校机构账号1193个,校园个人账号(校园名人和大学教师)493个。与此同时,新浪微博也积极抢占高校微博市场,以高校研究生会为例,短短数月内已有超过100所高校究生会开通了新浪微博,并进行了认证,十多所高校研究生会微博粉丝数已超1万。高校研究生会微博在开展活动宣传、服务教学科研、交流沟通和学生服务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1年1月,微信开始出现。微信既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也是一款社交软件。微信的强大“即时交互”功能,使人们的交流更有效率,同时微信还可以进行单向信息传递,促进青年学生的社交关系向稳定化、延展化方向发展。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具有“即时共享”特征,能够让人们深度参与和自我表达。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是高校的新闻宣传媒介和生活服务平台,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具有宣传示范、舆论引导、教育服务和互动交流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目前,几乎所有的省属重点以上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信,高校内部的二级微信公众平台已经不可计数。这些微信公众号平台,坚持学生以用户需求导向,注重探索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以学生听得懂、喜欢看、爱转发为目标,用俏皮轻松的话语推出优秀毕业生专栏,用美拍、微视等新媒体软件展示学校基础建设,将主客体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变为互动性强的网络用户奖励活动。将网络新媒体和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有效对接,让学生受到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受到浸润心灵土壤的价值观灌溉。与此同时,手机客户端即手机软件,主要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手机客户端的兴起源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初级阶段是以浏览型服务为主,用户更多依赖手机浏览器访问互联网;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手机客户端逐渐为大众所接受。
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数据优势,服务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各大高校积极探索依托手机客户端的意识形态教育载体。如200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开通了“中国大学生在线”,该网站在建造一个公益性、综合性的青年学生门户网站的同时,也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上思想文化阵地,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平台。与此同时,各高校也以网站建设为抓手,建成了一批内容积极健康、影响力较大的门户平台,产生了一定的辐射效应。
4.深入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进入新时代以来,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以移动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的Web3.0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域,“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平台建设日趋成熟,抖音、快手、B站、火山小视频等直播平台又成为社交媒体的新宠,网络意识形态载体得到进一步延展,特别是微信公众号成为大学传递信息、凝聚情感的重要渠道。此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互联网Web3.0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呈现出多维化的发展特征,出现了视频直播、VR虚拟现实等集成性更强、形式更加多元的网络媒体技术。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意识形态逐渐向视听平台延伸,传播载体得到进一步丰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也向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拓展。在这个阶段,快手、抖音、火山、B站等短视频媒体迅速勃兴。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
表 1 2021.12-2022.12各类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和网民使用率
[ 图表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3年3月。]
如抖音以音乐创意为特色的短视频App,问世不久就迅速在年轻人中打开市场。作为抖音的消费者和享用者,青年学生群体也成为抖音风靡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抖音”等短视频App的兴起,有的高校已经把“抖音”作为了“两微”之后重点建设的新媒体平台,积极发挥其开展思想教育的价值。2018年起,不少高校继官博、官微之后开通“官抖”,借助抖音拓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阵地。这一时期,各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体系,论坛BBS、红色网站、“两微一端”、“官抖”等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得到不断健全。
表 2 全国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以河南为例
上图来源:中国青年报统计的全国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以河南为例。
第二,传播的趋势。
1.传播新态势。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依托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网络传播具有复杂性和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呈现环形发散的多向传播,加之微信、微博、腾讯和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多样的APP层出不穷,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传播内容复杂多样,具有多样选择性,传播导向容易受到混淆,传播效率受到挑战,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是一大难题,也是对网络空间秩序的一大挑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算法推荐技术的成熟,意识形态传播日益呈现碎片化的传播,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点击量和播放量突破千万,用户人数日益激增。
与此同时,网络虚拟空间逐渐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领域,网络空间可以让现实具体的人藏匿身份,虚拟自由的空间摆脱现实空间的束缚。网络成为谣言、不良信息发布的迷宫。其他具有与中国对立意识形态的国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准入门槛低、利用虚拟网络进行身份隐藏,向我国大学生网民传播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反的意识形态观念,甚至利用热点事件煽动大学生网民发表有关抵制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言论,对大学生网民进行错误的价值引导。
2.传播新动向。
高校大学生热衷关注各类网络热点事件,网络生活参与度高。但互联网络传播内容逐渐多极化,网络传播内容良莠不齐,非公资本竞相涌入网络空间逐利。各种网络“大V”、营销号在网络中贩卖流量甚至夸大事实真相,来炒作思想领域热点和放大经济社会热点,这些带来的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市场化、资本化;别有用心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历史时间节点和事件攻击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甚至有的采取泛政治化和泛娱乐化的方式,变相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国外敌对势力公开宣传、炒作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以隐蔽化方式进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甚至有的敌对势力,借助国际热点事件煽动阶层对立情绪等。这种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网络传播内容出现向人性的递推、甚至为博流量向极端化思想倾斜,会冲击和腐蚀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
3.传播新特点。
其一,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目前,全球有51.6亿互联网用户,47.6亿社交媒体用户,占全球总人口的59.4%。庞大的社交媒体用户群,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基本格局,而且颠覆了信息生产与分享的传统模式,使得每一个拥有社交媒体的人,都可以相对较自由地制作分发信息,相当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了大量的“个人门户”。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的转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青年学生既是社交媒体的受众者,也是社交媒体的传播者。大学生在阅览信息、阅读评论时是受者,而在发布信息、发表评论时又是传播者。这就导致信息传播日渐“去中心化”。因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为受众参与评论、分享而越来越难以成为“主流”,对受众的影响力日益式微。当社交媒体突破疆域、无限自由地参与到全球化传播中来时,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交锋就变得愈发复杂,这无疑增加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的难度。
其二,从公开宣传到隐蔽行动。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一个明显趋向就是由公开转向隐蔽性渗透。这种隐蔽性的意识形态渗透主要表现为下沉式与广域化,让大学生在不自知中而受其影响和冲击。社交传播是一种下沉式传播,导致对于信息的溯源、监控变得愈加困难,意识形态渗透也变得更加隐蔽复杂。同时,社交化传播同时具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传播方式的特点,进而为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广域化的渠道和通道。在官方信息还没公布之时,社交媒体平台的各类信息早已充斥平台空间,各类意见偏见、虚假信息、非理性情绪迅速进入大学生视野,能够极大程度、极快速度地操纵网络舆论,干扰、迷惑大学生视听。【作者朱四倍,系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本成果是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青年媒介化生存视域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批准编号 222400410382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