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国有企业传承红色基因的三个面向

2024-12-10 08:57:57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国有企业做为“共和国的长子”,伴随共和国而生而长,自诞生那一天起就被打上深深的红色烙印,传承红色基因是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度,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多次就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作出重要论述,为国有企业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国有企业做为“共和国的长子”,伴随共和国而生而长,自诞生那一天起就被打上深深的红色烙印,传承红色基因是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度,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多次就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作出重要论述,为国有企业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曾经一段时间,国有企业红色元素出现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现象,这与企业红色文化宣传方式效果不佳有关,也与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下价值多元选择有关,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工人缺乏主人翁身份认同,制约了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挖掘国有企业红色资源,激活国有企业红色基因,让国有企业红色精神成为强根固魂、抵御风险的良药,成为激励和教育国有企业职工担当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立足新时代,国有企业既要以传承红色基因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推动自身发展,也要以习近平关于传承红色基因重要论述为指导,发扬优良传统,以红色基因聚魂、立业、强企,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一、精神面向:实现中国工人“实业报国”“实业建国”“实业兴国”的精神传承

  国有企业红色基因是中国工人阶级精神品质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蕴含着中国工人“实业报国”“实业建国”“实业兴国”的精神实质。

历史地看,国有企业红色基因孕育于建党初期。自鸦片战争开始,近代的中国遭遇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历史阶段,也是民族解放运动的艰苦历程,中华民族对中国工人阶级发出了工业报国、民族救亡的时代呼唤。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知识分子,另一种就是旅欧的中国工人。中国工人抱着“实业报国”的满腔热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如1922年的安源路矿大罢工、1923年的京汉铁路大罢工、1925年的焦作煤矿大罢工等,在中国工运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可以说,工人阶级及其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红色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他们将“实业报国”的满腔热情熔铸到民族救亡之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牺牲奉献、战斗不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最早践行者。

发展地看,国有企业红色基因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有企业汇入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洪流中,不断夯实新中国工业体系坚固基础。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工业建国、自强不息是这个时代对中国工人的呼唤。新生不久的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持续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他们以无私奉献精神和忘我牺牲精神谱写出一个个“实业建国”的典范。从“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的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到“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工人王进喜;从“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的鞍钢老工人孟泰,到“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可以说,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劳动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中国红色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奉献意识和无私品格,无疑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薪火相传的最好例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全新阶段,改革开放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实业兴国、勇攀高峰是这个时代对中国工人阶级的呼唤。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中国工人再一次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担负起“工业兴国”的历史使命,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在各个工业领域谱写了一首首激动人心的爱国之歌、成就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航天精神等系列精神,以实际行动丰富了伟大建党精神。60年来“航天科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伟大创举,正是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开拓进取、拼搏奉献,把个人理想和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为价值引领而创造的辉煌成就。 

国有企业伴随着党的事业而生而长,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凝练和挖掘每个历史阶段国有企业形成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国有企业红色基因,就是要把国有企业从“实业报国”“实业建国”到“实业兴国”的精神价值传承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实现国有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新时代建设工业强国凝聚精神力量。

二、历史面向:用中国工业诞生、发展、壮大的实践历程构筑国有企业红色地标

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工人努力奋斗的精神史;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红色精神的传承史。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是我们党领导工人阶级革命、建设、改革最重要的阵地,也成为盛产红色精神并各具行业特色红色文化的特定场域。这种特定的场域,承载着中国工业从诞生到发展到壮大的历史。传承国有企业红色基因,就是要用中国工业诞生、发展、壮大的实践历程构筑一座座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文化地标,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在中国工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域,具有“地标”意义的石油、电力、煤炭、航天航空、机械、电子等许多国有企业,都是从战火纷飞的历史中走来,积淀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蕴含着鲜明的红色基因。这些工业企业,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工人运动而走在时代的前列,为人所熟知,成为较早被新思想新文化浸润的地方,如赵一曼曾经领导罢工的哈尔滨发电公司、“特别能战斗精神”发源地的焦作煤矿等,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以大庆油田为地标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孕育地的洛阳矿山机械厂、生产新中国第一根重轨的鞍钢精神所在地的鞍山钢铁等,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今天这些地域仍然是一种红色精神的象征。

这些具有精神地标意义的场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实践场域,尤其是一些保持较好、仍然具有象征意义的工业遗产遗址,其本身的存在就是精神象征,其所承载的精神意义更能给人一种直观的视觉冲击,能够发挥沉浸式、现场体验式的教育效果。如经历了革命战争的洗礼,百年变迁之后,仍然投身现代革命洪流,在中国工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河南焦作电厂,仍然以屹立在焦作这片热土上,成为焦作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精神地标。

国有企业肩负的使命和天然的阶级基础,赋予和塑造了国有企业职工独特的红色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熔铸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历史之中。尤其是一些和共和国相伴而生、历史从未间断的国有企业,其发展的时代印记、其遗留的工业遗址,承载着一代代中国工人的记忆和情感,是一地一域的文化象征,是中国工人情感连接、文化认同的依托,是最真实、最直观的企业文化建设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洛阳矿山机械厂时说:“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矿,弘扬光大在兰考。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焦裕禄曾经工作9年的洛阳矿山机械厂已成为洛阳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向人们展示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红色血脉不能断,红色基因不能变。国有企业的红色基因具有独特性,不仅熔铸于党史、新中国史之中,还具有其特定的中国工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将国有企业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与党史、新中国史、中国工业发展史有机融合,讲好国有企业红色故事,为激励党员干部乃至祖国青年一代面向未来跑好民族复兴接力赛,既是国有企业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的责任担当,也是国有企业推进文化建设、引领经济领域文化发展的职责所在。

三、文化面向:打造具有独特红色标识的国有企业文化品牌

国有企业红色文化品牌是以红色文化为灵魂,既具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共融,又独具国有企业个性和特色的企业品牌。国有企业产品的文化属性,需要从企业红色文化中提炼和深化。国有企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把自身发展熔铸到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为祖国和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红色文化是国有企业文化的根和魂。正是在这种红色文化精神的引领和带动下,一批批国有企业成长起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构筑本行业本领域的企业品牌,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比如,“特别能战斗”精神发源地的能源集团河南公司焦作电厂,百年来,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新中国建立伊始克服人才短缺、技术落后、自然灾害等困难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原支柱产业;改革开放后,焦作电厂敢为人先、推进企业改制、致力技术创新,正是在这种一以贯之的企业精神引领下,焦作电厂构筑起的核心竞争力让焦电一跃成为电力行业“焦老大”。“焦老大”这个叫得响的名片成为焦作电厂的文化品牌,它就是在“特别能战斗”精神引领下成长起来的蕴含深化红色基因的典型红色文化品牌。

比如,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每一步都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从北斗组网到嫦娥探月工程,举国称颂、世界瞩目。航天事业锤炼航天精神,航天精神铸就航天事业。正是在蕴含着丰厚红色基因的航天精神的引领下,让打着深深中国烙印的“中国航天”成为世界品牌。

新时代,作为经济建设国家队,国有企业更需要在红色文化精神引领下,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资本竞争加剧、产业技术变革,尤其是西方霸权国家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和围堵的国际背景下,将这种独特的红色基因融入产品的开发,树立国有企业红色文化品牌,帮助国有企业更好打造中国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河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杨伟民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